close

e-cover 360  

People Who Make Movies 這本書,作者是 Theodore Taylor。

上面的這張圖,是階梯版的封面。底下的這張,是原作的封面。

PWMM-cover-360  

原作出版於 1967 年。

階梯版是個很有意思的產品,它是為了給以英語為第二外國語的人看的。以這本而言,是2000字彙的版本。

從原作將此書改寫到階梯2000字版的作者是 Elinor Chamberlain,她本身也是一位作家。也改寫過1000字彙階梯版的《愛倫坡的六個恐怖故事》以及《歐亨利短篇小說選》。

從1000字到5000字,就像階梯一樣讓讀者在閱讀中學習,一步步得到更高的英語字彙能力。 

會特別介紹階梯版,因為這是美國跨出版社的一項出版計劃,而一度似乎許多大書店都有配合這個計劃出書。這些書都是經典名著以及實用書籍,也都賣得很便宜,十五美分、二十美分等等,因此在台灣賣的也不貴,過去也是台灣學子K英文的流行讀物。

tedlion_240 Theodore Taylor 1921-2006,享年85歲

這本小書講的是電影製作圈裡各大項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與功能介紹。說來平凡,但是現今去看一下坊間,有沒有專門講電影製作圈裡的工作介紹的書?反而沒有。不管台灣、大陸,出版社的電影叢書出了幾十、幾百本,找不到一本這樣介紹的。反而有的是小題大作,深化複雜化的一堆書,好像看到醫院門診把人分成120科各自看局部,卻沒有看「人」的一科。

e-back 360 階梯版的封底

以下就是原書的英文章節:

Chapter 1: The Producer 製片人

Chapter 2: The Director 導演

Chapter 3: The Writer and the Story 作家與故事

Chapter 4: The Cameraman 攝影師

Chapter 5: The Managers 製片經理

Chapter 6: Sets and Costumes 佈景和服裝

Chapter 7: The "New Face" Department 製作新面貌的部門

Chapter 8: The Working Crew 其他工作人員

Chapter 9: The Special-Effects Men 特殊效果人員

Chapter 10: Actors and Actresses 男女演員們

Chapter 11: The Stuntmen 替身特技演員

Chapter 12: The Film Editor 影片剪輯

Chapter 13: Music and the Musical 音樂與音樂劇

Chapter 14: The Publicist 宣傳工作人員

Chapter 15: Outside Hollywood 好萊塢內外

Chapter 16: Selling the Picture 影片的銷售

Glossary

以上16章的中文章名,引用自下述中譯本。 

c-cover 360 電影的故事 皇冠叢書第382種

這本階梯版的原書有中譯本,是皇冠出版社的出版品,編號皇冠叢書第382種,書名「電影的故事」。出版應該在1972~1973 年間(以叢書序號推算,編號300,瓊瑤的《白狐─湮沒的傳奇》初版於1971年12月)。

譯者是聶光炎先生,時年40歲左右。這樣的書名,應該不算是翻譯了,而是出版社另有考量的命名。可惜了,這本書其實不是講「電影」的故事,而是講「製作電影的人們」的故事。

當年製作封面的人,把原作者泰勒先生的大名 Theodore 漏掉了一個 o 成了 Theodre, 幸好書名頁裡沒有打錯字。

因個人興趣,我經過舊書店時,都會翻找電影藝術的書,這一英一中兩本階梯版與皇冠版就是我的獵物。

一本過了時的舊書,值得大書特書嗎?

近年台灣大陸都出了許多講電影編劇與故事書寫的書,大部分是譯自美國的出版品。

有些編劇書,講得頭頭是道,不曉得是多偉大的好萊塢巨匠。可是到亞瑪遜的國際電影資料庫 IMDB 一查找,發現這位巨匠也不過寫了一兩部電影劇本,甚至還是跟人合寫的,該片的IMDB評點也不高,四點多五點而已,還沒看到七點多八點以上的編劇書作者;真正的編劇高手哪有時間寫編劇書來賣,因此實在令人懷疑這樣的人也出編劇書,有什麼參考價值。

回頭提到本書作者 Theodore Taylor,他者是貨真價實的電影圈內人,有紮實的實戰經驗,所以他有資格寫這本書。

不要嫌1967-1970的書老舊過時了。從卓別林的 1930 跨默片到有聲的黑白年代到彩色寬銀幕的 1960 年代,已是美國經典大片的成熟年代,電影工業比現在亞洲地區電影圈還要成熟。當然,那時不靠電腦動畫特效,也不重要。

就以本書作者所親身參與以及出書的前後兩年來說,當時的大片有:

Doctor Zhivago (1965) 齊瓦戈醫生 - 大衛 連

The Sound of Music (1965) 真善美 - 勞伯 懷斯

Bonny and Clyde (1967) 我兩沒有明天 - 亞瑟 潘

The Graduate (1967) 畢業生 - 麥克 倪克斯

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 2001年太空漫遊 - 史丹利 庫伯力克

Oliver! (1968) 孤雛淚 - 卡羅 瑞德

Planet of the Apes (1968) 浩劫餘生(人猿星球) - 富蘭克林 J. 夏夫納

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 (1969) 虎豹小霸王 - 喬治 R. 西爾

Midnight Cowboy (1969) 午夜牛郎 - 約翰 史勒辛格 

The Wild Bunch (1969) 日落黃沙 - 山姆 畢京伯

M*A*S*H (1970) 外科醫生 - 勞伯 阿特曼

Tora! Tora! Tora! (1970) 突襲珍珠港 - 理查 傅萊雪

The French Connection (1971) 霹靂神探 - 威廉 傅萊京

The Godfather (1972) 教父 - 傅蘭西斯 福特 科波拉

。。。

如果你是劇組人員,你希望加入哪個團隊?上述的電影劇組還是今之亞洲片劇組?

如果你想學點什麼,上述電影的製片工作人員不夠格教嗎?

tora-600
Tora! Tora! Tora! (1970) 突襲珍珠港

本書作者的履歷在 IMDB 有列出來,其中就有上述奧斯卡提名獲獎的大片《突襲珍珠港》(虎!虎!虎!)美日三個導演劇組的製片協調工作(這麼繁雜的工作,絕對是個苦差),就證明他有資格談這個主題。

經典永不褪流行,電影作品經典如是,電影技藝經典亦如是。

每個過去都曾經是現在。 

 


v1.1 by Autusumm 秋草夏人

 

arrow
arrow

    秋草夏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