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間看到一個戲劇節目裡,男主角騎機車出了個拍攝得很便宜而拙劣的車禍,住進了醫院,女主角不可思議地排除阻礙來到病房暗訪看起來只是在睡覺的他。不禁想起這個普世最受歡迎的情節,居然多年來永遠有效。因此這篇文字所述症狀又多了一位編劇患者。(劇透:不想知道劇情結局的訪客請勿點閱)
這要從法國片 刺蝟優雅 說起。也不算老片子,是台北 2010 年的春節電影。我不想瞎跟熱鬧,只因為書有名就去看電影,會看它只緣租片時湊數多拿了這一片。
在觀眾市場基礎最龐大的電視肥皂劇與通俗口袋小說的世界裡,如同瘟疫一般感染編劇者的常見俗套,就是讓故事主角出車禍死掉。
人世間的悲慘遭遇與意外的倒楣事件何其多,也就是說作家們可以讓可憐劇中人身陷慘狀或一命嗚呼的選項何其之多: 中毒、觸電、浴室裡跌倒、小偷闖入被殺、電梯夾頭、心肌梗塞、氣喘突發、藥物過量、享受美食大餐噎了氣...
但掌握主角生殺大權的作家卻如強迫症上身似的,逼著無辜主角被汽車撞,真正是懶惰、拙劣兼俗氣到極點。
這種車禍強迫症,在大牌大片裡也數見不鮮, 信手拈來近年幾部:《真愛挑日子》、《口白人生》、《王牌天神》、《夜戀》、《七生有幸》、《超感應妙醫》...
光憑著這一點,我就對導演 Mona Achache 頗失望。 就算原著是如此安排,電影劇本總可以作適度的改編吧?
編劇瘟疫強迫症之二: 以讓主角死別來製造情節的重大轉折。這顯然也是盲從於古老悲劇的慣有伎倆。莎士比亞可以在一齣又一齣的悲劇裡製造死掉的主角,不意味著現代戲劇也必須如此老套。 Muriel Barbery 採用這種粗糙的安排讓女主角離場, 令人錯愕。
要論與世隔絕與無望的手法:突然又瞎又聾又失語、重度昏迷、植物人、完全瘋掉,都比死掉要更令人扼腕與唏噓不已。
「你應該不止這點本事吧?」這是電影理常見的對白。
動輒讓人被車撞,動輒讓主角死,這些正是我看這部戲最氣到不行的地方。
曾提到的電影片名對照表如下,以免瞎猜:
‧ 真愛挑日子 - "One Day", 2011
‧ 刺蝟優雅 - "Le hérisson"(法), "The Hedgehog"(英) (其實沒有「優雅」字樣), 2009
‧ 超感應妙醫 - "Ghost Town", 2008
‧ 七生有幸 - "Seven Pounds", 2008
‧ 夜戀 - "Evening", 2007
‧ 口白人生 - "Stranger than Fiction", 2006
‧ 王牌天神 - "Bruce Almighty", 2003
以上尤其是《真愛挑日子》,原著在本文初 po 當月出版,電影則在之後一年於台北上演。如同應本文召喚而來的強迫症惡靈再度降臨人間,向我們火辣活脫地應驗了此片編劇 David Nicholls 的症狀有多嚴重。David Nicholls 撰此書時已經 44 歲,不算年輕作者,仍然犯下如此魯莽粗淺的錯誤。而導演 Lone Scherfig,我必須重複一次對 Mona Achache 與 Muriel Barbery 的失望:採用這種粗糙的安排讓女主角艾瑪離場, 令人錯愕; 就算原著是如此安排,電影劇本總可以作適度的改編吧?對於認真投入每一年7月15日劇情跟下來的觀眾,著實是一個耳光的羞辱。
其次是《夜戀》,為了塑造悲劇角色 巴迪 的死,居然半夜讓他們家族地界裡冒出一輛幽靈似的轎車開進來,撞了人還能肇逃;後來發現巴迪的人們是開車離開巴迪家要回去的,可見闖禍的車是開進巴迪家莊園的,完全說不通,說真的你讓他淹死算了吧你(巴迪才剛剛飲酒過量使性子跳崖沒淹死自己爬上來)。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第六感生死緣 》(Meet Joe Black, 1998) 是一個例外,是車禍撞死主角的反例:
1. 不同於其他電影的讓主角出場,它是利用車禍讓男主角的肉身正式進場。
2. 女主角愛上的那個男主角到最後畢竟沒有死。
3. 車禍拍得很驚悚、逼真又別緻,尤其以1998 的製片年代而言。比起《刺蝟優雅》那樣粗魯直直撞人要好多了。
按:本文之前為《刺蝟優雅 的 強迫症》
v1.0 2010/09/06 22:59
v1.51 by Autusumm 秋草夏人